在大理與麗江中間的劍川縣,還有一座始建于元代至正末年(公元1341—1370年)的劍川古城,距今已有650多年歷史。
幾百年來,劍川古城歷經滄桑卻古貌依舊,古民居建筑的保留量占全城民居總數(shù)的九成以上。
城中仍有明代建筑四十余處,包括21個保存完整的院落,還有清代建筑146處,剩下的也多為民國至20世紀60年代的土木結構建筑了。
如今,古城里明代建成的街巷道路,走向、尺度和格局均不變,路邊的古建筑庭院,無論建于何時,皆青磚卵石混合鋪就,廣植花木,清新別致。
劍川接受漢文化的影響較早,程度較深,尊師重教的傳統(tǒng)觀念深埋,是名副其實的文獻名邦。
據(jù)不完全統(tǒng)計,從明永樂至清光緒,劍川登科及第有功名者累計558名,其中進士21名,舉人145名,貢生392名。
行走在劍川的街頭巷尾,總能在細微之中品出一絲書香氣,比如每棟古宅門梁上貼的手寫對聯(lián),又如路邊小攤主隨筆寫下的一手好字。
除了劍川古城,劍川縣有眾多的文物古跡和旅游景點,比如距劍川古城30多公里的沙溪古鎮(zhèn)。
沙溪古鎮(zhèn)是茶馬古道上的一個歷史重鎮(zhèn),至今保留著完整的馬幫文化,鎮(zhèn)上的寺登街被譽為“茶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集市”。
古鎮(zhèn)以四方街為中心,四方街上還有保存完好千年古建筑,馬店、古戲臺和興教寺,每一座建筑都歷經了歲月的洗禮。
古戲臺是寺登四方街上最具特色的古建筑,每逢民族節(jié)日,沙溪白族兒女各自身著節(jié)日盛裝,彈著龍頭三弦,齊聚四方街,在戲臺上載歌載舞。
興教寺始建于明朝永樂十三年,是我國保存規(guī)模最大、最典型、最有代表性的佛教密宗“阿吒力”寺院。
街心有兩棵古槐樹,曾與古老的長城一同入選“世界瀕危建筑遺產名錄”。
四方街東二百米,還有一座建于明末清初的玉津橋,經歷戰(zhàn)亂,屢毀屢修,橫亙于黑惠江上,巍然挺立、造型古樸。
隨著茶馬古道的衰落,沙溪漸漸被遺忘,卻也因為遺忘,得以保留了茶馬小鎮(zhèn)的風貌。
除了古鎮(zhèn),劍川還有名山。
在縣城西南25公里處,有一座石寶山,因山上的紅砂石成龜背狀裂紋,如獅似象像鐘,得石寶之名。
圖源/云南小村子
石寶山為丹霞地貌,山上除了別具一格的奇峰異石,還有石鐘山石窟、道觀寶相寺、金頂寺、海云居寺觀、石鐘水庫等景點,其中尤以石窟和摩崖造像而聲名久遠。
寶相寺位于佛頂山上,依山建筑在一堵高聳險峻的大石崖上,下層是大殿,二殿為寺觀,鑿石抬梁,被譽為“云南的懸空寺”。
石鐘山石窟又稱劍川石窟,位于石鐘山上,石窟造像始鑿于南詔時期,雕刻精美,可以和敦煌媲美,被人們稱為"北有敦蝗,南有劍川"。
徐霞客游歷到此時,也在其《游石寶山記》中寫到∶“石面有紋如龍鱗。”
在石寶山,還有流傳了千年的石寶山歌會,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。
石寶山歌會是白族地區(qū)盛大的民族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,每年農歷七月二十七日至八月初一在石寶山舉行,屆時來自劍川、洱源、麗江、大理、蘭坪等地的白族群眾聚集于此,彈弦對調以歌覓偶。